嘉荫县人民法院关于印发《黑土粮仓涉农纠纷司法解决机制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
  发布时间:2025-05-29 09:45:18



嘉荫县人民法院

关于印发《黑土粮仓涉农纠纷司法解决机制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

本院各部门:


      现将《黑土粮仓涉农纠纷司法解决机制实施方案》(试行)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。



嘉荫县人民法院

2025529




嘉荫县人民法院黑土粮仓涉农纠纷司法解决机制实施方案(试行)



      一、机制构建目标
      以“司法护粮、生态固本、产业赋能”为核心,构建覆盖黑土地保护、粮食生产全链条、乡村产业振兴的立体化司法服务体系。通过“预防+调解+审判+修复”四维联动,实现涉农纠纷化解率得到提升,黑土地案件执行到位率得到提高,缩短涉农案件平均审理周期,为粮食安全提供全周期司法保障。
      二、核心机制设计
      (一)前端预防:构建风险预警网络
      1.风险预警。发布《黑土地涉农纠纷年度蓝皮书》,绘制纠纷热力图。
      2.合同规范。通过审理相关案件,总结经验,引导规范使用6类涉农合同:土地经营权流转、农机作业服务、粮食购销、农资买卖、农业保险、合作社入股。  
      3.普法宣传。创作普法短视频;开设“粮仓广播站”定期播报典型案例。
      (二)中端调解:创新多元解纷模式
      1.实施协同治理保障机制。与县农业农村局、粮食储备库等建立“护耕护收”联席会。
      2.“田间法庭”+“科技调解”双轨机制
      对土地权属、侵权纠纷,采用“传统丈量+GPS定位+卫星影像”三重验证法,确保调解结果客观公正。法官联合司法所、派出所、村干部等组成调解组,化解村民纠纷。
      (三)终端审判:优化涉农案件审理
      1.“二审合一”专业化审判
      整合刑事、民事审判资源,成立黑土地保护合议庭,统一审理非法占用农用地、污染环境、破坏资源等案件。
      2.“绿色通道”+“巡回审判”双提速
      对涉农案件实行“优先立案、优先审理、优先执行”,设立“24小时涉农诉讼热线”,提供线上立案、视频调解、电子送达一站式服务。
      在乌云、保兴两个粮食主产区设立巡回审判点,采用“车载法庭”“田间法庭”形式就地审理,减少当事人诉累。
      三、特色工作机制
      (一)“黑土巡回法庭”模式
      1.春耕、秋收季节开展巡回审判,选取典型案件在田间地头开庭,配备农业专家,现场勘验时同步评估耕地质量状况。
      2.开设季节性审判窗口,灵活调整审判时间,开展“晨间法庭”(5:00-7:00)+“炕头调解”(晚间农闲时),适配农时庭审安排。
      (二)“解纷服务包”制度
      编制《黑土地纠纷法律指引手册》《涉农纠纷调解问答》口袋书等。
      (三)“黑土存证”创新证据规则


      1.扩大电子证据范围。认可粮库地磅数据、无人机航拍作物长势、微信聊天记录等作为证据,农户可随时拍照固定证据。



      2.举证责任灵活分配。农资质量纠纷实行“初步证明+经营者反证”规则。农户只需提供购货凭证和受损初步证明。



      3.设立维权专人专栏,提供线上、线下举证指引和调解预约。


      (四)多元执行手段
      1.采用“信用+修复”惩戒体系。对破坏黑土地行为建立“失信黑名单”,通报给农业相关部门;创新“劳务代偿”执行方式,在监管下进行生态修复。
      2.采用“活封活执”柔性执行方案。对涉及春耕生产的案件,采取“种植期暂缓执行、秋收后强制履行”的弹性措施。
 
 

 

关闭窗口